艺术动态

浅析汝瓷烧成过程及具体操作

  “家有万贯,不如汝瓷一片。”这句民间谚语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汝瓷的稀有名贵。我已经从事汝瓷烧制工作已经20多个年头,积累了一定的汝瓷烧制技艺知识,现在将这些心得整理出来,与爱好陶瓷烧制技艺的朋友们分享。
  汝瓷烧成过程
  1、观察火苗无论柴烧窑或气烧窑,都要遵守升温曲线,升温曲线的制订必须考虑温度制度、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。梭式窑在产品入窑前,把火点着,观察火苗是否正常,是否需调整风门,直到火苗正常才推入窑车。这时需要保证窑的内外温度不能过大,否则可能会引起烧成作品的釉面聚缩。以气烧窑为例具体做法下:(1)烧制前仔细检查各个烧嘴,看是否有异物堵塞。(2)检查风门阀门旋转钮的旋转的是否顺畅。(3)检查液化气的压强是否达到0.5Mpa以及连接管道有无漏气。(4)保证窑车下方绝对的干净无尘。(5)检查控温板开合度是否可控。(6)调火将所有烧嘴依次分别点燃并将压力调整为0.1Mpa观察火苗,正常火苗应为蓝焰并偶出黄焰,通过控制风门转钮将所有火嘴调试完成即可(调试完成即可熄灭烧嘴)。完成以上步骤即可将窑车推入窑内。
  2.预热排湿阶段(常温-300℃)本阶段主要是坯体的预热和坯体残余水分的排除。窑内升温速度与坯体残余水分的多少、坯体尺寸形状、窑内温度、窑内装载的作品充盈程度有关,坯体含水率在1%-2%时,残余水分时、基本不发生收缩,升温速度可以加快,反之作品升温不能太快。含水率高,入富水分急剧蒸发,易发生爆裂和脱轴。根据以上原因具体做法如下常:温下开始起火先点燃两个烧嘴(此时应注意烧嘴点燃时应采取对角点法保证窑内温度升温均匀)。当温度达到120℃时开始点第三、四个烧嘴,当温度到达200℃将其与的四个烧嘴点燃完成点火步骤(点火过程始终保持窑门开合程度为3~2CM)。预热排湿阶段根据窑内产品的疏密程度,适当增加或减少升温的速度,一般这个过程遇到1.5到2小时完成预热排湿阶段。此过程通过控制控温板来调节升温速度(升温过快则控温板开合程度减小,升温过慢则控温板开合程度增大,具体的升温就窑内产品的疏密程度定,基本平均2℃/min)控温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进入窑内的氧气的量从而改变升温的速度。
  3.氧化分解阶段(300℃-950℃),此阶段发生的物理变化主要有质量减轻,强度降低(有机物等塑性物质分解)。发生的化学变化主要有:结晶水排除,有机物、硫化物、碳酸盐分解、石英晶型转变等。本阶段有大量气体产生排出。因此要考虑各种因素对气体排出的影响,如还体尺寸大小、坯体壁厚薄、坯料细度等都会影响气体排出,如这些因素影响不大,可以较快升温,石英用量较多的坯体,应考虑573℃左右石英晶型转化引起的体积膨胀,适当控制升温速度。具体操作:氧化分解过程始终保持窑门的开合程度为3~2CM,此过程保持的升温速度为2℃/min~2.5℃/min过程所需4小时左右。此时的升温应循循渐进缓慢提高液化气的压力到0.1Mpa,其中当窑温度达到800℃时将窑门关闭(缓慢关闭),当窑温度达到950℃完成此段升温过程,此时升温此阶段全用氧化焰烧成。
  4.氧化还原过渡阶段(950℃-1050℃),此阶段氧化过程已经完成,胎体阶段的水分和杂质已尽数排出釉面已经开始出现透明玻璃相,此阶段不可急于迅速提高温度否则会出现针孔自内而外的气泡。此阶段应缓慢升温,使得窑内温度均匀达到还原临界点,并适当观察压力表实数。具体操作:观察温度到达950℃后应调整升温速度将升温速度调低为1℃/min~1.5℃/min(调整方法在预热阶段最后)。此时观察窑内火焰的外焰颜色是否为氧化环境,避免出现过早还原的情况。达到1050℃后完成烧成中的氧化部分,进入下一阶段。
  5.临界温度适当保温以拉平窑温,防止还原不平衡,为转入还原期决定转火温度,也称临界温度,主要参考坯釉的化学组分作决定,一般的临界温度在1050℃。临界温度过低或还原过早,坯体中有关组分氧化反应不完全。部分有机物和碳素残留在中,易产生起泡、缩釉、阴斑等缺陷。如临界温度过高还原推迟,铁还原不足造成产品阴黄从而影响产品质量。具体操作:通过氧化过度阶段后达到临界温度并不是一成不变,根据气候变化要适当提高或降低临界温度(以夏冬为例,夏天烟囱抽力较冬天相对较小此时可适当将临界温度调前2到3℃冬季则相反)所以临界温度并不是一成不变,这正是汝窑成色的关键点,把握好这个临界点的温度前提需要准备时刻观测窑内温度。
  6.还原阶段(1050℃恒温10min左右),此阶段为汝窑能否烧成的重要阶段,此时窑内温度应处于强还原气氛,通过挪动进风板减少进入氧气的比例,从而使得窑内处于相对单一的强还原气氛,通过眼的观察确定窑内的还原气氛的度。此阶段需要适当保温,期间温度始终处于1050℃,当完成还原活动后,方可继续进行成瓷的升温曲线。在临界点窑内的还原气氛的浓度,还原的时间长短,还原后的升温曲线则为汝窑烧成的重中之重。还原程度越高成瓷后颜色会越重(颜色化工釉除外)。具体操作如下:当窑内温度达到1050℃时,首先应减少控温板张合程度,将控温板共同合进8CM,此时提高液化气气压增高(并没有具体数值),缓慢提升直到窑门前边出火焰。此时应立即观察出焰颜色以及出焰的长度。一般正常出焰长度为6~8CM,外焰为蓝色即可。如果出焰长度不够则继续增加控温板的合进程度,外焰为黄色则需要继续增加窑炉内部的还原气氛(提高液化气气压)。还原过程精准计时(还原程度决定成瓷颜色以天青色为例还原过轻釉色发乌,还原过重发蓝发紫),还原完成后进入成瓷阶段。
  7.成瓷阶段(1050℃~1250℃)此阶段为汝窑的成瓷阶段,此时汝瓷釉面玻化成瓷,釉面有素胎的结合程度决定产品的品相。此阶段重点在于停火前的保温以及停火节点的把控。具体操作:还原阶段完成后,应增加控温板开合程度,使窑内继续成为氧化状态。缓慢升温此段升温周期相对较长此过程大概需要3小时。此时温度升温不应过快否则会影响胎釉结合。达到1250℃后进入20min的保温时间,此时降低压力控制温度(保温过程全程氧化焰)。保温完毕从窑门取样口用耐火高温丝取出窑内小样(此时要注意去小样时间,过长会影响临近取样口部位产品的气氛从而影响产品质量)。观察小样:(1)当小样高温时观察釉面是否有气泡。(有气泡继续升温没有气泡则进入下一步)(2)冷却后观察小样色泽质感(色泽青翠透底有玉石质感时即可达到停火条件)。关闭液化气阀门,待到火嘴关闭后将每个火嘴的燃气阀关掉即可。
  8、冷却开窑(1250℃~常温)汝窑冷却阶段要经过一段保温缓冷的析晶过程,使种层产生大量的短针状的钙长石结晶,钙长石结晶和大量的细小气泡团有效地减弱了入射光线的镜面反射,增强了漫反射,使釉面的宏观效果呈现丝绢、玉石状光泽,也就是温润如玉的釉面光泽。具体操作:冷却保温阶段850℃以上由于有较多的液相,坯体处于塑性状态此过程需要缓慢冷却。当成品窑温度降到200℃以下时,先将窑门打开一个小缝大约为4~6CM,待降到100℃时,即可把窑门全打开,把产品取出。此阶段不能超过不能提前打开否则会出现风惊现象。此时应注意开窑门前温度,以及装窑的疏密程度。待到常温即可完成整个烧成过程。(韩红)


X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15517573207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